一个成功CEO需要的这些能力,你都有吗?

2008 年我加入阿里巴巴并工作六年多,在此之前曾在百事可乐以及一家软件公司工作,在 HR 领域有大概十七年的工作经验。


 

在阿里淘系的时候,还没有这个系统的管理者的培训体系,因此我建立了一个名为侠客行的体系,借此我跟许多的阿里的管理者打过交道。有一次在侠客行的课堂上,就我们为什么加入阿里巴巴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,当时的场面很激烈。我当时的回答是:“我加入阿里是因为阿里通过互联网改变了电子商务。

 

在侠客行上所支持的这些学员们,他们是阿里巴巴的关键员工,他们间接影响着阿里巴巴未来发展方向。所以我觉得我是通过他们,通过我所支持的管理者,去改变这个世界。当时的我内心澎湃着强烈的成就感。我确实觉得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间接地影响了这个世界。这个内在的驱动影响着我一直到现在。

有种能力叫迷糊中前进

在阿里工作时有一年接到一个任务:培养淘系总经理的接班人。当时我有些不知所措,询问无果后就在公司内部和外部做了很多调研。其中一个方向就是调研离开阿里成为 CEO 的这些同事们,包括蘑菇街的陈琪,有当时派去合资公司做老大的乔峰,还有其他好几位同事。

 

后来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:我们的接班人是要能够打“移动战”的,需要面对非常强的不确定性。后来我跟许多 CEO 在一起,我感觉到在创业公司,于模糊中前进的这种特征愈加明显。由于市场的瞬息万变,我们没有确定的目标,没有确定的敌人。这个过程看起来异常煎熬。

 

既然要打仗要瞄准,就不可能没有目标。在这种情况下,创业公司 CEO 需要抗住焦虑,分析各种不确定性,研究出明确的目标甚至执行的方法。CEO 的短期目标想的越清楚个人特质就越强势。这种情况其实是好的,尤其是在早期,往往也是靠 CEO 的直觉把握到一个市场机会使得整个公司得到上升。那些市场方向很好的公司很快就会壮大起来。

 

在模糊中前进,确实十分不易。如果你想要前进的更好,更顺畅,就要把这个能力建立在整个组织上,而不是某个人,或是某几个人。所以需要找出来的是变化当中不变的是什么。从我的很多的客户以及我自己公司的实践来看,对于小公司,短期目标才是主体。

 

对于越是模糊的业务,短期的目标越是需要经常调整。如若不然,公司的业务会离市场和客户越来越远。因为此时的方向完全是自己想去的方向,而不是客户需要的。然而若是进行调整,在不断地变化当中,大家很容易没有方向感。所以对于越是模糊的变化越多的团队而言,远期目标越是必不可少。

 

定力与张力

 

 

如果大家能够明白不管我现在要做的事情本身是什么,我需要为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,那么所做的事情就可以有很多了。这个方法不对就可以换另外一个方法。在变化当中,大家就能够找到定海神针,这就是定力。往往这个时候,很多 CEO 就想要去设定一些绩效考核去激励大家。其实这个时候核心的问题在于大家没有找到定力。制定的目标太小,甚至会将方法当成目标,所以大家就会在这个地方跑偏以至于整个组织扭曲。

 

所以,我们需要有确定的目标。当我们进行更深层的讨论时,如果大家取得一致认同的目标,那么在面对短期困难时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。这个力量是一种张力,使得每个人的眼光变得更加的长远,不畏眼前的短期困难,把这个团队带到更远的目的地。这个张力源于未来的渴望。有一句话叫做一切由人来实现。公司的发展是由每一个成员的发展贡献出来的,所以要为所有人找到共同的定力和张力。

 

这个定力和张力靠 CEO 一个人是做不到的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模糊,它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东西,因为模糊意味着不确定,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,所以不必恐惧模糊。每个人看模糊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看法,把不同结合起来会得到更多的价值。

 

针对这些不确定的充分讨论,一方面能够让确定的东西更有力量,另一方面这个过程会让我们对彼此了解更深入,尤其是核心层面。公司的战略可能不需要跟很多人讨论,但是对于公司的合伙人或者关键人员而言,达成一致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。我们从模糊地方讨论,会找到相同的部分,甚至能够找到面对冲突的方法,这样才能够成为更深层面的伙伴。

 

以终为始看未来

 

 

许多人在论渴望的时候他会从现状出发,根据目前的团队能力,资源去讨论未来,那么那个未来是缺乏力量的,因为受到了局限。但是如果你以终为始,以渴望为出发点去讨论,那么你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创造出路径来实现你的渴望。

 

有了目标,路在何方?

 

 

可能每个人要走的路都不同。阻力最小的路是要让大家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负责,而不是 CEO 为每个人负责。当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驱动自己的时候,那就是一个有自制力的公司。

 

我曾经在阿里做过一个有关领导力的晋升项目,研究什么样的领导力是有效的。在此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,在阿里集团里有几个人的领导力特别好。这种特别好体现在于他领导下的整个团队的高效率,高士气。

 

就此,我做了一个访谈,我先问了他的团队成员,你的老板上次跟你开周会是什么时候?上一次跟你做绩效谈话是什么时候?上一次给你做辅导时是什么时候?诸如此类的问题,结果他的团队成员统统告诉我从不开会,从不面谈,从不设目标。当我问及在团队里面感觉如何时,他们说非常棒。

 

问及原因时,他们答道:首先,老板给我们争取来的项目都是让我们觉得非常有价值,对个人也非常有价值;第二,老板给我一个很宽松的环境,让我自己去做想做的事;同时我有问题的时候,他总会帮我扫除障碍。

 

反过来,我去询问老板是如何管理团队时,他说在这个事情上面,他需要很多时间来思考,包括去做对这个团队更有意义的事,而不能总花时间去教他们。对于那些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,他不会花时间教他们。但是如果成员问的问题找很多途径都没有解决的,他会非常鼓励他们来问。

 

他告诉大家,不要指望在公司的成长中有人带着你走,自己走才会最快到达目的地。往往会有人会认为他没有做一个领导应该做的事,但恰恰我觉得他遵循了领导的最高境界:无领导。他通过很多系统,方法创造了一个让大家自己为自己负责的环境,建立了一个有自驱力的团队。这才是真正的领导。

 

所以说自驱力的关键在于自己驱动自己,让大家每个人都为自己负责。而在这种情况下,就算公司的 CEO 或者核心层面做了某些令目标偏离的事情,由于每个人都会为自己负责,大家的目标都是一样的,那么这个时候组织会有一个自我检测的系统,甚至它会主动介入使得组织往大家想去的方向去。

 

2

自驱力中的几个关键词

 

第一、信任,自主性。

 

 

当你感觉到自己能够为自己负责,必须为你渴望的那个结果负责,往往是公司创造了一个信任的环境,或者是那个老板让你觉得自己是得到了充分信任的。你会觉得自己不能把这件事做砸了,不然就对不起别人对自己的信任。所以,信任是建立自主性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

 

第二、胜任感。

 

 

你会觉得自己在公司做的每件事都有成就感,能够找到自我认可,公司对我的认可。这种成就感是通过建立一个支持的环境来帮助大家建立的。

 

第三、团队学习。

 

 

在模糊中前进的公司里面,我们需要营造一种团队学习的氛围,也就是说整个组织能够常常在同一个层面上看到尽可能多的信息。

 

你的小图我的小图拼在一起的大图都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来展示。当我们看到彼此的小图又能够看到共同的大图的时候,我们就有机会来讨论我们以做什么样的事情,可以采取什么样的下一步。

 

3

CEO的自我修养

 

面对真实的自己

 

 

作为一个 CEO,第一个最重要的是要真实的面对自己。你要明确创立这家公司的原因是什么,前进方向是哪里,创立的公司是什么样的,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怎样跟别人分享……

 

当你有机会不管你是主动地问自己还是被动地被市场上,被投资人,被你的员工追问这些问题时,一定要能够诚实的回答。因为你的答案决定了公司会变成什么样。如果你给出的答案和你心中的答案不一致话,这个世界会让真相一直呈现出来,那么你的组织会出现扭曲的状态。

 

勇于超越自我

 

 

我曾经问过一个阿里校友CEO同学,创业一年半看起来公司发展不错,有什么感受?他跟我说,这一年半就他来讲简直就是人性的放大。他在每个阶段都会看到自己是什么样的。在每一个环节都会看清自己的本性。所以在这种时候,你要有勇气去超越自我,打破模式,或者讲清楚自己的选择。CEO的自我修养决定了公司能够在模糊中前进多远。

 

Q

&

A

 

Q

如何向老板说明公司现在存在的内部组织问题

冯蘅:

 

我的建议是直接谈。找个合适的机会,和你的老板坐下来真诚地谈谈这些内部组织的问题,对自己的影响,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担忧,这些问题对公司会有怎样的影响。从自己的角度谈,真实是最重要的力量。

 

Q

现在的年轻人缺乏锻炼,心态不稳定,在组织好队伍后陆续发生的团队问题,有什么高招?

冯蘅:

 

如果团队人员发生了流失的话,第一要做的是离职的面谈,找到大家离职的原因。不能够单纯地归咎于年轻人缺乏锻炼,心态不稳定。因为我们有很多公司都是由年轻人组成的,这个公司还挺稳定的。找到真正问题的核心所在才能够去解决。通常情况下,离职的原因会是直接领导者。然后会有跟这个组织环境相关的其他问题。

 

我的建议是针对访谈的结果进行一条一条的改善。然后找出来真正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。

 

Q

老板觉得企业文化没有必要,如何告诉他呢?

冯蘅:

 

关键在于老板关心什么,老板觉得重要的东西是什么,这个重要的对象要真正完成应该有什么。如果他有包含企业文化,那么才可以完成这个部分。如果没有包含企业文化,那也不一定要强求要有企业文化。主要从老板觉得对公司来说最重要的那个目标出发。

 

另外一个层面讲企业文化,我觉得很多公司把企业文化做成了一些宣传口号。但在我看来,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团队如何合作的规则。团队之间如何合作对于事情的达成是有很大帮助的。找到对事情有帮助的核心就可以了,它是不是叫企业文化一点都不重要。